第129章、货物掉包(1 / 2)

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

第129章 、货物掉包

刘娥把自己从文献中的发现告诉了庄教授, 后者却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这种亚麻植株并不是没有人试种过,但它对于营养的要求非常奇特。它们和独居动物有点像,一旦种群数量超过一定数量, 长势就没那么好了。所以这些亚麻被人发现的时候, 都是以很小的面积存在的, 不适合大范围种植。你看看这篇文章引用的这篇有关亚麻种植的资料,是坦哥拉国农学家阿贝鲁教授写的, 里面就提到了这种亚麻——制成纺织材料坚韧耐磨, 又舒适排汗,只可惜太难种了……”

刘娥想到了自己在研究所提出的分层次保护区管理理论, 其中一条猜想就是将本土植物分片种植,营造出多样化又丰富的动植物栖息地。而分片种植的方式, 似乎很符合这种高档亚麻植物的生长规律。

可惜汪教授让自己把这个课题让给那个毕不了业的博士生用, 答应好的事情不方便反悔。也不知道那个学生实验做得怎么样了, 若是真能从自己的理论中验证出来什么规律, 倒是能替自己进一步研究做准备。

那个叫倪源庆的学生果然按照刘娥写的理论框架,用细菌做起了实验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,倪源庆还是经常犯低级错误, 比如, 把不同菌落培养基标号弄混、把混合培养的时间弄错……

连汪教授都无语了。这个学生自己死磕了这么久, 一个合格的课题都没弄出来,好不容易自己折了这么大的面子, 还损了和一名未来的科研明星研究员的关系, 这才给他弄来一个能直接做、又符合他学习方向的课题。结果别人写了如此保姆级的实验计划, 还搞成这个样子。

有时候汪教授自己都后悔, 为什么要心软, 直接以他达不到毕业标准为理由, 给他发个硕士毕业证书送走不行么?可倪源庆那走火入魔的样子,又让汪教授担心,若是不带他了,他会想不开,做出什么令人后悔的事……

“小倪啊,你这实验再失误,我都不好意思给你重新订购材料了。”深思熟虑之后,汪教授找到又一次搞砸实验的倪源庆,“这样,下一次订购材料之后,我去学校里发个gg,招几个勤工俭学的本科生来帮你,你负责把实验流程、需要记录的数据跟这些学生说清楚,也算是锻炼自己了。”

别说,倪源庆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,或者说,他复述刘娥所写的实验流程还算清晰。想早点混实验室,多认识一些教授、学长学姐的本科生不少,尤其是很早就确立了深造目标的学生。三个兼职的本科生很快被选□□,轮流在汪教授的实验室帮倪源庆培养菌落。

但他们很快也发现,这份工作怪怪的。三人都是生物系的大二学生,平时私下里也会交流。

“你们有没有觉得,指导我们做实验的倪学长好像对他自己的研究项目不太了解啊?”

“对!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呢!当初申请到这份校内工的时候我兴奋极了,毕竟大部分实验室工作都是洗试管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活,能深入涉及博士生的研究,甚至帮跑数据分析,我还以为能学到很多东西呢。结果倪学长怎么一问三不知啊?问他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要怎么用,他说出来的话就像没学过数据统计的新生一样!”

“我现在有问题都不去问倪学长了,找汪教授签工时单的时候顺便问他。我就奇怪了,学长看上去什么都不懂,是怎么写出逻辑那么清晰的实验计划和理论猜想预分析的?”

……

和汪教授打了通电话,了解到倪源庆的研究进度,刘娥整个人都不好了。她痛心于自己开始做研究以来贡献的第一个创造性理论,即将这么被一个废柴毁了。

想了想,她做了个也许会得罪汪教授的决定——给自己的理论换个名字,正好用高档亚麻种植来试验其可行性。反正理论换了名字,实验内容、主要物种和倪源庆的实验大相径庭,放谁身上都够不上学术不端。

她一时去不了非洲,便请庄教授联系了在非洲的合作机构,在当地的实验区内将这种亚麻与鼠耳芥、酸豆等本土常见植物进行小面积混种。

刘娥的新实验开始了,武则天在治安部的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果。上一次,她用超强的眼里快速看完了监控视频,找出了依靠贴膜改头换面的几辆嫌疑车辆,甚至找到了犯罪团伙的窝点所在。

治安部这些日子都没有打草惊蛇,只是继续密切观察那个窝点和嫌疑车辆,还发现了更多的可疑车辆和可疑人员。

就在治安部日复一日的观察中,犯罪分子团伙又一次出动了。这一次,通过集装箱走水路的方式,该团伙成员试图从某南方海港城市运走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毛皮制品,被眼尖的海关人员发现,扣留了物品。